方案围绕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展开,涵盖分布式发电、微电网、冷热电联供等内容配资安全的平台 ,探讨未来能源系统形式,介绍相关研究现状、关键技术及实践案例。
1.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
分布式发电:利用分散能源发电,如风能、太阳能、天然气等。具备利用清洁能源优势,但部分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。美国、欧盟、中国等均出台政策推动其发展。2000 - 2013年,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,中国、美国、德国等国在装机量上位居前列,且中国建设了多个示范工程,其发展前景广阔,但并网存在系统故障、间歇性影响等挑战。
微电网:由分布式电源、储能和负荷构成的独立可控供能系统。能实现能源综合互补利用,保障供电,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问题,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,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关键。美国、欧盟、日本和中国都开展了微网示范工程,涵盖不同的组成部分和示范目的,如可靠性测试、运行导则制定、联网孤岛切换等。
2. 冷热电联供
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:以联供设备为核心,具有能源利用率高、供电可靠、污染小、调度灵活等特点,可将单位能源产出效益提升至85%以上。
展开剩余85%发展现状:美、日、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广,中国也在大力推进,计划到2020年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。
工程案例:介绍了日本东京地区CCHP系统、清华科技园A - 02等多个工程,这些工程利用燃气轮机、内燃机等设备发电,余热用于制冷、供热,部分还配备太阳能发电和蓄热蓄冰装置,实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。
3.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
未来能源系统探讨:分析了微电网、冷热电联供系统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优缺点。认为近期未来能源系统将发展为以分布式单元为核心,包含多个微网结构,实现区域内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,具有能源利用率高、用能可靠性高、环境污染小等特点,智能小区是其典型形式。
研究现状与实践:各国都在开展综合能源系统研究,英国关注多种能源协调和智能电网发展,德国强调能源供应系统配合,中国则因地制宜开发可再生能源。在技术创新上,涵盖电源、电网、储能和信息通信等多方面技术。中国在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技术上取得突破,国际上苏联、美国、日本等也在特高压技术研究方面有一定进展。
关键技术与作用:关键技术包括能量优化管理、建模、规划设计、市场化运营机制及核心装备研制等。该系统能节能降耗、提高抗灾能力、满足多样用能需求并最大化利用分布式能源。此外,还列举了相关国家级和其他项目作为研究基础及条件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配资安全的平台 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